身爲美國人,之前我一點也不瞭解農曆,因爲這邊只使用陽曆(不過有些節日靠農曆來計算)。説實話我還是不太十分瞭解怎麽用;農曆的一些月份名字跟陽曆的不一樣,比如正月,冬月,等等。此外,有些日子也會稱呼得不一樣:不是一號,是初一;不是二十一號,是廿一。估計就是件習慣就好的事情吧。春節期間,除了跟食品行業的店以外,公司不會開門,讓人員歇一個多星期。
總之,最近趁很多亞洲國家在慶祝農曆新年我決定了學點關於這個節日。跟我想象中的比起還複雜一點(母語著儘管改任何錯誤)。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叫做“除夕”也稱呼為“大年十三”。人們管除夕的晚飯叫“年夜飯”。在中國南方人會吃魚,同時北方人會吃餃子(但我想象沒有那麽嚴格吧)。這一天表示新年慶祝的非正式開始,而算不上春節。第二天就是春節,或者“大年初一”。因為春節總是正月初一,所以陽曆的日子會隨著農曆改變。春節從正月初一慶祝到正月十五。正月十五也是節日,叫做“元宵節”,表示春節的結束哦。
我不太確定大陸跟台灣慶祝方法是不是一樣的(台灣人請説一聲),但大陸人會貼福字啊、貼春聯啊、什麽的。小孩子會放鞭炮,同時成大人會放烟花慶祝節日。其他常見的慶祝活動内含舞獅、舞龍、包餃子、守歲(熬夜慶祝的意思)。還有人們會看“春晚”, 一部一年一次慶祝春節的節目(可是有人跟我説最近幾年挺無聊的)。
小年是我之前從來沒有聽説過的一個節日。至今我還是對它的意義和爲什麽有兩不同的天一無所知(北方是臘月二十三,南方是二十四)。
最後一點,春節有很多好玩的説法。例如:新年快樂、萬事如意、生意興隆、財源廣進、等等。我希望前幾年能去大陸或者台灣過年哦~。
3
algenis,你的「農曆新年」從意思上我基本能看明白。所以我儘量從「讀起來更通順」的角度選了一些句子評論了。
algenis, 你寫得很好! 台灣人過年也會貼春聯,有些人會放鞭炮(但大概不會是小孩子,因為有點危險),舞龍舞獅現在好像比較少見。吃年夜飯(又叫做圍爐)、守歲、發紅包、說吉祥話......等等這些在台灣也一樣。不過我們沒有"春晚"。
補充說明: 1.廿(niàn)為二十的意思,卅(sà)為三十的意思。 2.元宵節又名(/也叫做)「上元節」,另外還有中元節(農曆七月十五/七月半)、下元節(農曆十月十五),合稱「三元節」。3.守歲原本的意涵是防止年獸的侵襲,後來才衍伸出珍惜光陰與替父母增壽(讓父母活得更久更長壽)等象徵,跟慶祝的意思不太一樣。